梅姨年轻的时候可谓风华绝代啊,很难想象能靠这么一个花瓶的角色拿女配,不过简直最佳女友,这种银幕形象以后是很难出现了,社会结构变了,回不去了,女性不会围着老公转了,这是资本的力量,别看权力特别希望女性回归家庭拉高生育,做梦吧,权力在资本面前啥也不是,女权一定会成功,是资本的诉求
对一个容易英美文化审美疲劳的观众来说,第一遍会觉得流水账,因为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时间区隔,二刷才有味道,很多点看似琐碎但值得细品1.妈妈的感情线都被男主敏感的捕捉,自然的引导剧情过渡;2.美国亲子日常:爸爸-美式快餐,美式橄榄球赛,自弹自唱,驱车郊外去野湖游泳,公园野营烧烤;外公-狩猎;3.时代特点:爸爸作为业余musician送男主生日礼物的专辑(Beatles等);home party谈到911,伊拉克驻军;奥巴马竞选美总;爸爸换掉古董车,改用日式商务;男主和女友对脸书的探讨(线上社交对传统社交的稀释);哈利波特首映等4.人生快进的无力感:妈妈承担了电影最多的重担,几次婚姻不顺,子女无法同感还会不满(看的很不爽快);子女成人离家的兴奋对比妈妈的落寞
用霓虹大片的视听讲了噩梦版时尚女魔头、最表层的穆赫兰道,对女性形式美的表现花样很多,但关切程度不如《皮囊》,通篇人工美与天选之美的焦灼,目光(眼睛)的逻辑在奇观背后贯穿,活在目光里的“明星”,沐浴在明月之眼下,最终自己被吞噬,只剩下眼睛,是对女性被凝视(物化)的极致表现,半是迷恋半是讽刺,缺点是内核的价值观其实有些保守,为了配上“炸”的形式可以更飞更怪
Copyright © 20018-2024 www.xiqushijie.com